想做出外皮暄軟、內里細膩,而且越嚼越香甜的饅頭,卻總是失敗?揉面是關鍵,但很多人覺得揉面太費力,或者揉不好。今天就分享一個容易又實用的揉面方法,讓你告別揉面難題,輕鬆做出美味可口的饅頭!
很多人揉饅頭失敗的原因,往往在於揉面的力度、時間以及手法不對。過於用力容易產生筋,導致饅頭口感變硬;揉面時間不夠,則導致麵糰不夠光滑,影響膨脹。
以下是我的經驗分享,希望能幫到你:
1. 準備工作:
- 麵粉的選擇: 建議選擇高筋麵粉,高筋麵粉蛋白質含量高,更能形成麵筋,做出來的饅頭更有彈性。
- 水溫控制: 水溫是影響發酵的關鍵。一般情況下,夏天用30-35℃的水,冬天用40-45℃的水。水溫過高會殺死酵母,水溫過低則影響發酵速度。
- 酵母的激活: 將酵母溶於溫水中,靜置5-10分鐘,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。氣泡多的酵母是活性的,可以放心使用。
2. 揉面步驟:
- 初步混合: 將酵母水緩緩倒入麵粉中,用筷子或刮刀攪拌成絮狀。
- 手揉基礎階段(5分鐘): 將面絮揉成團,用手掌根部用力向前推壓,再把麵糰折回來,繼續推壓。反覆進行這個動作,將麵粉充分混合,讓麵糰成型。這個階段不用追求光滑,只要將所有麵粉都揉濕即可。
- 摔打階段(5-10分鐘): 這個階段是關鍵!將麵糰提起,用力摔在案板上,再把麵糰折回來,重複這個動作。摔打可以增加麵糰的筋度,讓饅頭口感更好。如果力量不夠,可以用手掌根部按壓,然後向外推。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摔打時間,直到麵糰變得有韌性,可以拉出薄膜。
- 揉搓階段(3-5分鐘): 將麵糰整理成圓形,用手掌根部按壓,然後向外推,反覆進行這個動作,讓麵糰更加光滑。
3. 醒面發酵:
- 揉好的麵糰需要醒面發酵,讓其充分膨脹。蓋上濕布或保鮮膜,放在溫暖的地方,發酵至兩倍大。
- 發酵時間根據溫度而定,一般需要1-2個小時。
4. 整理和蒸製:
- 醒發好的麵糰需要排氣,輕輕按壓,將裡面的空氣排出。
- 將麵糰分成大小適中的劑子,整理成圓形或長方形。
- 將饅頭放入蒸籠內,蓋上鍋蓋,冷水上鍋,大火燒開,轉中小火蒸20-25分鐘。
- 蒸好後關火,燜5分鐘再開蓋,防止饅頭回縮。
小貼士:
- 揉面時要耐心,不要著急。
- 摔打時注意力度,避免用力過猛,以免麵糰斷裂。
- 蒸饅頭時要用冷水上鍋,防止饅頭塌陷。
- 蒸饅頭的時間根據饅頭的大小而定,可以適當調整。
只要掌握好揉面技巧,並耐心操作,相信你一定能做出香甜軟糯,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饅頭!快來試試吧!